黄河澄泥印:传承千年的文明瑰宝

作者:黄继增 来源:湖北大学生网
在黄河入海口的利津老街长巷,黄河澄泥印这一古老技艺散发着独特的魅力。曲阜师范大学工学院的实践队在寒假期间来到这里,探寻这承载千年文明的非遗技艺。
 
黄河澄泥印起源于宋代,以黄河淤泥为原料,经选泥、制坯、雕刻、烧制等二十多道工序制成。制作时,先选取黄河特定区域沉积的细腻淤泥,经过多道淘洗工序,去除杂质和气泡,让泥土变得细腻纯净。接着,匠人将泥坯捏制成各种形状,或方或圆,或有独特造型。雕刻环节是关键,匠人以刀为笔,在泥坯上雕刻出精美的图案和文字,或山水花鸟,或诗词警句,展现出高超的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最后是烧制,通过控制燃料和炉温,烧出鳝鱼黄、檀木紫、虾贝青等丰富色彩,还能形成精美的窑变效果。
 
每一方澄泥印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体现着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它集制作工艺、书法、篆刻、绘画于一体,将多种艺术形式融合在方寸之间。印文古朴典雅又雄浑大气,不仅是实用的印章,更是精美的艺术品。
 
然而,在现代社会,黄河澄泥印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机械化生产冲击下,手工制作的传统工艺逐渐被边缘化;另一方面,快节奏生活让人们难以静下心欣赏传统艺术,掌握完整制作工艺的匠人不足百人,这一技艺面临失传危险。
 
面对困境,传承人和相关人士积极探索创新传承方式。一些年轻传承人将现代设计理念融入传统工艺,开发出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创产品,如结合现代审美设计的印章款式、与生活物品结合的创意产品等。他们还通过开设体验课程,让人们亲身体验澄泥印制作过程;举办展览,展示澄泥印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宣传,扩大影响力。
 
作为新时代青年,应深刻认识到传承优秀非遗文化的重要性。黄河澄泥印不仅是技艺,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承载着智慧与审美,是文化自信的源泉。我们要以开放胸怀和创新思维,助力其传承发展,让这一非遗瑰宝在新时代绽放光彩。
发布时间:2025-02-11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