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学院能源与控制工程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石榴籽·祖国行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项社会实践团活动纪实(三)

作者: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榴花开实践队 来源:实地考察,联合走访
“天山精神,铁血戍边。卫国戍边,建功立业。光影映像,永志不忘。”活动伊始,实践团前往独库公路博物馆开展实践活动。在参观学习中,学生们深刻感受到了爱国主义伟大精神和民族团结的奋进力量。看着博物馆里的一件件陈旧的文物,一张张发黄的信纸,成员们无不被陈建录战士等青年的奉献精神所感动。实践团成员李文杰感慨地说:“陈建录战士的故事让我深刻认识到,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我们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学习,奋斗终身。”
 
随后,实践团来到独山子大峡谷开展实践活动,重温入团誓词,领悟青年责任与担当。昌吉学院路斌领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两校学生齐唱团歌,“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更加坚定两校学生努力奋斗,投身西部建设的信念。
昌吉学院的路斌同学表示:“重温入团誓词,让我更加坚定了作为一名共青团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我们要用实际行动践行誓言,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青春力量。”
实践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们围坐一圈,聆听姜文东讲述无偿为村民广播新闻联播的老党员的故事。之后,在艾克拜尔江·艾尼瓦尔老师的带领下,两校成员共同学习少数民族舞蹈,身体随音乐律动,民族团结的思想也逐渐根深蒂固,该环节增进了两校同学的友谊,深化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虽然你的腿变成了天山的路”,《独库天路》实景话剧让成员们体会到了深沉的军民鱼水情。。《独库天路》以筑路官兵修筑独库公路的英勇事迹为背景,通过“荣耀开篇”“峥嵘岁月”“锦绣华章”三个篇章,深情演绎了他们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通过话剧这一艺术形式,同学们仿佛透过时间的壁障,看到了168名战士为建设独库公路,巩固祖国边防做出的英勇牺牲。活动最后,成员们与少数民族同胞一起感受少数民族的舞蹈文化,在学思践悟中深化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并感悟到“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这句话更深刻的含义:只有各民族紧密团结,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与繁荣昌盛。
 
随后,实践团前往独山子海润科技有限公司参观。学生们对企业的发展理念和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对企业智能化机械设备的应用留下了深刻印象。独山子海润科技有限公司贯彻“海纳百川,润泽千番”的理念,将企业打造成为独山子地区特色品牌,致力于新疆农业发展。让“中国制造”润滑油从克拉玛依走向世界。此间,队员们深切感悟到了企业与员工发展特色产业、振兴家乡这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企业总经理向实践队员们提出:“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脚踏实地,坚定工作信念,关注个人成长。”
 
最后,实践团在泥火山感受到了石油工业在岁月长河中的历史沉淀,。跟随指示牌,成员们来到了第一套蒸馏釜遗址,成员们通过岁月留下的痕迹仿佛看到了当时工人努力工作的情景。随着木梯拾级而上,来到了千年油泉。油泉中黢黑的石油仿佛嵌在大地的一颗眼珠,凝视着一代代石油工人为这片土地的付出。学生们在油泉旁沉思,对石油工人的辛勤付出表示敬意。
 
为期三天的联合社会实践就此结束。从最开始的克拉玛依红色记忆博物馆到最后的泥火山,石油精神贯穿其中。它承载着石油工业发展的历史和文化,强调了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团队合作精神,展现了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同时,实践过程中两校青年增强了彼此间的理解和尊重,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化于心,外现于行。
 
 
发布时间:2024-07-26 阅读:
社会实践经历推荐
  • 红色发源地宣化店镇探访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