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医药学院“寻脉非遗”社会实践队:参观烙画堂

作者:黄蓉 来源:“寻脉非遗”社会实践队
    湖北大学生网湖北7月6日电 (通讯员:唐上懿)火痕绘梦,解读烙画的艺术密码。烙画又称烫画、火笔画,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工艺美术品。它起源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河南省南阳市,被誉为“南阳三大宝”之一。烙画的基本技法包括构图、烙画、磨光等步骤。在构图上,烙画有“五字法”的形象性的概括描述,包括“之”字是左推右让、“甲”字是上重下轻、“由”字是上轻下重、“则”字是左实右虚、“须”字是左虚右实。在烙画过程中,需要掌握好火候和力度,注重“意在笔先、落笔成形”。7月8日,寻脉非遗实践队来到十堰烙画堂。
    当走进展示烙画的场馆或展厅,首先会被那一幅幅精美的烙画作品所吸引。目光会不自觉地在众多作品间游移,试图先挑选出最能吸引目光的那一幅。 走近一幅烙画,先留意到它整体的构图和布局,感受画面所营造的氛围和意境。仔细观察画面中的线条,那些或细腻或粗犷、或流畅或顿挫的烙痕,仿佛有着自己的生命和节奏。 此外,我们注意到烙画中色彩的过渡和层次。烙画独特的工艺使得色彩并非单一的平铺,而是有着自然的渐变和融合,展现出一种独特的韵味。
     接着,我们凑近画面,看清烙制的细节,感受作者在每一处细微之处所倾注的心力。从人物的表情、衣物的纹理,到风景中的一片树叶、一朵云彩,每一个细节都烙制得栩栩如生。最后,当从一幅烙画移步到另一幅,会不断地被新的作品所震撼和感动,沉浸在这独特的艺术世界中,流连忘返。同时,我们有幸采访到烙画传承人——成雅婷女士。并与她进行一场深入的烙画交流。

图为成女士为队员讲解 文子倩 供图
    采访者:成雅婷老师,您好!非常荣幸能有机会采访您。首先,能请您简单介绍一下烙画这门艺术吗?
    成老师:烙画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通过电烙笔在各种材质上进行烫烙,形成独特的艺术效果。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采访者:您是如何与烙画结缘,并决定成为一名传承人的呢?
    成老师:我从小就对绘画有着浓厚的兴趣,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了烙画,被其独特的魅力所吸引。后来深入学习研究,便立志要将这门艺术传承下去。
    采访者:在您的传承过程中,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成老师:最大的挑战可能是如何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和喜爱这门传统艺术,因为现在的文化形式多样,竞争激烈。
    采访者:那您是如何克服这些挑战的呢?
    成老师:我通过参加各种文化活动、举办展览和讲座,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推广,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触到烙画。
    采访者:对于想要学习烙画的新手,您有什么建议?
    成老师:要有耐心和恒心,多练习基本功,注重观察和积累。
    采访者:您觉得烙画在未来的发展前景如何?
    成老师:我相信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烙画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到传承和发展的队伍中来。
    采访者:感谢您抽出时间接受我们的采访,祝您在烙画传承的道路上取得更大的成就!
  图为队员正在体验烙画 张思涵 供图                
此次与成雅婷老师的交流,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烙画艺术的魅力以及她作为传承人的坚守与执着。相信在成老师这样的传承者的努力下,烙画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定能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愿我们都能成为这一艺术传承的助力者,共同见证它的繁荣与发展。

图为一系列作品 肖静茹 供图
发布时间:2024-07-11 责任编辑:李冰 点击关注:
社会实践经历推荐
  • 贵州大学第25届研究生支教团锦屏支队开展“花开盛夏 与
  • 公管院志愿者与社区共创幸福家园
  • 5月28日至5月31日,为了让公管院的同学们走出校门,体验社会工作与生活,开阔视野和增强实践能力,公管院团委青工部继续开展社区助理志
  • 06-01
  • 情系听障儿童,共赴春日踏青
  • 情系听障儿童,共赴春日踏青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筑梦”志愿服务团队——“为爱发声”天使之翼志愿服务队于4月17日开展了一场以“关爱听障儿童”为主题的春
  • 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