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社会实践】——邂逅泰山皮影:于光影间感受非遗心跳

作者:徐玮誉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
  从古老的北宋汴京街头,到如今泰山脚下的璀璨舞台,有一种艺术,跨越千年时光,始终以独特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观众,这便是泰山皮影。它以兽皮为纸、以灯光为墨、以竹签为笔,绘制出无数精彩绝伦的故事。为深入探寻这一艺术瑰宝的魅力,曲阜师范大学“青衿寻古艺,丹心颂华章”实践队走进了泰山皮影艺术研究院,开启一场探秘传统与创新融合的旅程。
兽皮雕琢,展现精湛雕刻工艺
  当实践队员踏入制作工坊,瞬间被那满桌的工具与材料吸引。师傅拿起一块选好的驴皮,向他们介绍这是皮影制作的关键开端,驴皮需厚薄均匀、质地坚韧。随后,进入制皮环节,经浸泡、刮毛、去脂,原本粗糙的皮子变得光滑透明。画稿时,师傅手握铅笔,在皮上行云流水般勾勒出人物轮廓,线条流畅生动,仿佛赋予皮影灵魂。到了雕刻,这可是重中之重,只见师傅手持刀具,如执画笔,平刀、圆刀、三角刀在他手中灵活切换,刻出精细花纹。实践队员们在一旁跃跃欲试,上手后才发现,力度与角度的把握太难了,稍不注意就可能刻坏。上色用的是传统矿物质颜料,色彩鲜艳持久,师傅将颜料精心涂抹在皮影上,色彩在皮子上晕染开来,煞是好看。最后,师傅用线将各个部件装订起来,一个鲜活的皮影人物便诞生了。亲手体验这复杂工艺,他们由衷敬佩匠人们的精湛技艺与耐心。
登台演绎,感受表演独特韵味
  在表演舞台区域,实践队员们向泰山皮影的传承人学习表演技巧。皮影表演需要演员用竹签操纵皮影,通过灯光将皮影的影子投射到幕布上,同时配合音乐、唱腔和台词,演绎出精彩的故事。传承人们耐心地教他们如何操纵竹签,使皮影做出各种动作,如行走、打斗、飞行等。看似简单的动作,实际操作起来却困难重重,需要不断地练习和磨合。在学习唱腔和台词时,他们感受到了泰山皮影独特的艺术魅力。其唱腔高亢激昂、富有节奏感,台词幽默风趣、贴近生活,能够很好地吸引观众的注意力。经过反复练习,实践队员们终于能够在舞台上进行简单的皮影表演,那一刻,他们仿佛穿越时空,与古老的艺术进行了一次亲密对话。
创新举措,探寻发展全新路径
  据工作人员介绍,为了应对传承困境,泰山皮影艺术研究院采取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在内容创作上,结合现代社会热点和观众需求,创作出了一批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剧目,如以环保为主题的《泰山小精灵》、以传统文化故事为蓝本的《泰山石敢当》等,吸引了更多观众的关注。在表演形式上,融合了现代科技元素,如利用多媒体技术打造更加绚丽的舞台效果,将皮影表演与现代舞蹈、音乐相结合,创造出全新的视听体验。在传播渠道方面,积极拓展线上平台,通过抖音、B站等社交媒体进行直播和短视频推广,吸引了大量年轻粉丝。同时,加强与学校、旅游景区等合作,开展皮影进校园、进景区活动,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和了解泰山皮影。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为泰山皮影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此外,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逐渐增强,对非遗项目的关注度和兴趣也日益提升,这为泰山皮影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通过这次实践,期望能为泰山皮影的传承与发展贡献一份绵薄之力,也让更多人了解到这一古老艺术的独特价值。
 
发布时间:2025-01-23 阅读: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红色沂蒙梦,薪传万世芳
  • 为深入了解沂蒙精神中内容丰富、意蕴深远的军民鱼水情,传承并发扬沂蒙精神,2025年1月13日,曲阜师范大学“犁牛沐教韵,“沂”脉承丹
  • 01-23
  • 山东手造烟台综合展示中心:社会实践新体验,亲手拓印
  • 高青县田镇马扎学习社会实践纪实
  • 高青县田镇马扎学习社会实践纪实
  • 近日,曲阜师范大学“青衿寻古艺,丹心颂华章”实践队怀揣着对非遗文化的热爱走进了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田镇,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社会
  • 01-23
  • 紧握非遗传承笔,绘就文化锦绣图
  • 紧握非遗传承笔,绘就文化锦绣图
  • 2025年1月12日,文学院“青衿寻古艺,丹心颂华章”实践团队一行前往坐落于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的烧饼博物馆进行实践,了解国家级非物质
  • 01-23
  • 传承情谊,共筑梦想
  • 2025年1月20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4名学生到石首市第一中学开展回访宣讲活动。活动中,学子介绍西农文化历史、学科特色、校园环境及升学
  • 01-22
  • 网格连邻里,共筑银龄怡所
  • 网格连邻里,共筑银龄怡所
  • 1 月 20 日,曲阜师范大学鲁韵颐养实践队于莱州市路旺原家村开展 “网格化邻里互助养老” 实践活动,获村民认可,为养老模式创新提供思
  • 01-22
  • 探秘革命址,赓续沂蒙情
  • 1月11日,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犁牛沐教韵,‘沂’脉承丹心”实践队采取分组的方式,探寻沂蒙红色革命遗址,感悟沂蒙精神
  • 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