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曲阜师范大学“青衿寻古艺,丹心颂华章”实践队怀揣着对非遗文化的热爱走进了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田镇,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社会实践——学习田镇马扎制作技艺。这次实践活动不仅让队员们近距离接触并了解了田镇马扎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一次难得的文化传承体验。
田镇马扎,作为高青县的一张文化名片,其制作工艺源远流长,历史可追溯至汉代。古时,马扎被称为“胡床”,自汉代由胡人传入中原后,便以其独特的工艺、美观的外形、坚固的耐用性以及便捷的携带方式,成为了深受人们喜爱的小型坐具。如今,马扎在高青县田镇街道沙高社区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与发展,其中,非遗传承人张春光更是将这一技艺发扬光大,推出了众多独具特色的马扎款式。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中,成员们在张春光的带领下,深入了解了马扎的历史渊源和制作工艺。张春光首先展示了制作马扎所需的优质原材料,如红木、槐木、枣木等珍稀木质原料,以及黄铜轴、手工编织的凳面等关键部件。随后,他详细介绍了马扎制作的工艺流程,从购置原木、原木破解为板材,到刨洗竖横撑、竖撑铣榫,再到组装撑架、打磨光滑,最后进行穿线等步骤,每一步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和智慧。
在实践操作环节,学生们在张春光的指导下,亲自体验了马扎制作的各个环节。他们或手持锯子切割木材,或细心打磨撑架表面,或专注地编织凳面,每个人都沉浸在制作马扎的乐趣中。经过一天的努力,成员们亲手制作出了属于自己的马扎作品,虽然这些作品还略显稚嫩,但每一件都承载着他们对非遗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让实践队员们学会了马扎制作技艺,更重要的是深刻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队员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更加坚定了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决心。
高青县田镇马扎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其制作工艺和独特魅力值得每一个人去了解和传承。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文化之旅,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传承和弘扬非遗文化的行列中来,共同构筑起文化传承的坚固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