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度的智慧

作者:湖北大学生网 来源:湖北大学生网
沙漠气候非常特殊。白天,炽热的太阳经过沙石的反射和热量累积,能把人活活烤死;夜晚,彻骨的寒冷又能把人冻僵。尽管沙漠气候如此可怕,但印第安人的建筑却有逢凶化吉的功用。

在沙漠里,印第安人的墙是经过特别设计的,它的厚度恰到好处——白天炽热的艳阳晒不透那向阳的墙壁,等到快要热透时,夜晚就已经降临。于是在外面酷寒难耐的夜里,那晒热的土墙,正慢慢地散发出白天储存的热量,使室内变得温暖。如果那墙薄一些,白天室内就会变成烤箱,夜晚也不会散发足够的热量。但如果墙再厚一些,白天固然不至于炎热,夜晚却因为透不过热量而变得寒冷。

沙漠是印第安人的乐土,他们祖祖辈辈安适地住在那里,这一切的奥秘,就在于那不薄不厚的、恰到好处的墙。

写到这里我又想到另一个故事:有三个靠鱼鹰来捕鱼的渔民。他们每家都有一只小渔舟,养着数十只鱼鹰,每天早出晚归,捕鱼卖钱。

鱼鹰的喉咙下面有一个天生的皮囊,可以储存捕捉到的鱼。为了不让鱼直接进入鱼鹰的胃里,渔民通常在鱼鹰皮囊的下面用一种比较结实的水草扎上。

第一个渔民大大咧咧,把捆扎鱼鹰脖子的水草系得松松垮垮。结果,无论大鱼小鱼,几乎都被贪吃的鱼鹰给私吞了。能从鱼鹰嘴里抢下来的鱼少得可怜。捕不到鱼,自然卖不到钱。所以,几个月过去了,他仍是一只小舟,数十只鱼鹰,贫穷依旧。

第二个渔民则精于算计,他把捆扎鱼鹰脖子的水草系得严严实实。一开始还好,无论大鱼小鱼,几乎全都颗粒归仓。但好景不长,鱼鹰因为吃不饱,先后都饿死了。最后,他只剩下一只孤零零的渔舟,比第一个渔民还凄惨。

第三个渔民的做法不同于第一和第二个渔民,他捆扎鱼鹰脖子的水草系得不紧不松。鱼鹰抓到大鱼,想吞也吞不下去,只好吐出,成为渔民换钱的资本,而鱼鹰每天只能吃到些小鱼。结果,这个渔民每天都有数量可观的鱼卖到集市上去,不久他就富了起来。

天下万物,皆有其度。度是分寸,是水平,度是经验与智慧的结晶。做人做到恰如其分,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做事做到恰到好处,是人生的最大学问。
发布时间:2022-10-24 责任编辑:李冰 点击关注:
短篇小说推荐
  • 把握度的智慧
  • 沙漠气候非常特殊。白天,炽热的太阳经过沙石的反射和热量累积,能把人活活烤死;夜晚,彻骨的寒冷又能把人冻僵。
  • 10-24
  • 贪婪者败
  • 朋友相亲无数,一个也没成。有几次,我们都觉得差不多的,论长相,论工作,女方都配得上他。
  • 10-24
  • 象鼻虫的“功劳”
  • 象鼻虫的“功劳”
  • 在美国阿拉巴马州的城市广场,树立着一座纪念碑,纪念的对象竟然是棉籽象鼻虫。棉籽象鼻虫是棉花的天敌,为什么人们要去纪念一种害虫呢
  • 10-24
  • 石头花
  • 一次,他去请教一位雕刻大师。在雕刻大师家里,他看到了一朵美丽的花,不由好奇地问:“这是一朵什么花?”
  • 10-24
  • 海马的“慢”杀技
  • 弯曲的颈子、长长的口鼻头部,看起来跟马相似,加上没有尾鳍,导致它是地球上行动最慢的泳者。
  • 10-24
  • 伪装的艺术
  • 生活在鲁尔哈河流域的狮群,方圆几百公里的范围内都是它们活动的区域,在这片区域内有很多美味的猎物。
  • 10-24
  • 致命的伤
  • 致命的伤
  • 猎豹奔跑起来像箭一样,飞快地朝猎物射去。那姿势优美极了,即使用慢镜头播放,你也找不出任何瑕疵。很少有猎物能在猎豹的追逐下逃命。
  • 10-24
  • 静思容纳真知
  • 这位大师讲道十分精彩,一个村子请他去讲道。他接受了邀请。到村子时,早已有好几百人等在那儿了。
  • 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