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遗址里观黄河文脉,在兴叹间感历史千秋
作者:袁舒琪 来源:原创
岁在壬寅,夏末秋初。山东科技大学能源学院“精益求精”团队第三次进行全体线上会议的学习,由刁子庚担任主要的宣讲任务。本次活动是为全体队员介绍和宣扬黄河中下游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主要发现以及重要遗址。
这次活动准备充分,内容翔实,介绍细致,图文并茂。先为全体队员明确了考古学的内涵,讲述其外延,又以历史为维度依次介绍了仰韶文化、后李文化、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相异于艰涩的学术介绍,这次文化宣讲在文化特征、时空分布、考古名家、古今对比和考古方法等方面为突破点,依次展现,做了有趣的介绍,并配以图文,给全体队员直观的感受。
同时引人深思和惊心的是,如今的美学观念、精美工艺甚至是人文关怀都在千年历史中呈现过、发展过,碰触到历史文脉时,深感与历史的深沉和伟大,深感一个阶段的经济生产和文化盛宴无论如何繁华在历史中都只是留下来了千年一叹,但又不可否认人类每一个阶段的努力都托举出了后世更伟大的文明,对待过去,对待历史,对待灿烂的黄河文化,应怀着感恩和虔诚,这是所有成员的由衷感想。
本次宣讲不仅穿越历史进行关于黄河文化和遗址的文化宣讲,而且立足现实,守正创新,完善实践经验分享的形式。进行完对仰韶文化的详细介绍后,赵慧莹为全体成员做了青州博物馆的文物历史分享。赵慧莹不仅是本实践团队的骨干成员,而且代表山东科技大学另一支的实践队伍“逐梦青舟”赴青州博物馆做了青州历史文化调研,在本次的线上会议中负责了了海岱地区的黄河文化拓展模块,生动又具体地介绍了青州历史和文物故事,展示了青州博物馆背后的深沉历史底蕴,最后呼吁大家保护黄河流域地传统文化。这充分不仅完善了黄河中下游新石器文化和遗址的宣讲形式,还是两支实践队伍互相学习形式的补充和创新,更是两支实践队伍调研内容的有益交流;这场声色具备的文化盛宴调动了全体参加线上会议队员的热情和积极性,
发布时间:2022-08-18 责任编辑:李冰 点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