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经行”团队调研:聚焦“两山”转化,探寻生态发展新路径
作者:“山水经行”团队 来源:“山水经行”团队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二十周年的关键节点,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时代发展的核心议题之一。“山水经行”团队,积极投身于相关研究,深入探索“两山”转化、山水工程实施现状以及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情况,致力于为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提供创新思路与实践指导。
“两山”转化理念自诞生以来,深刻影响着我国的发展轨迹。它不仅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更为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有机融合指明了方向。然而,在实践过程中,我国仍面临诸多挑战,如何有效推动“两山”转化,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山水工程作为“两山”理念从理论迈向实践的关键制度载体,在全国范围内有序推进。该工程以“生命共同体”理念为引领,整合山水林田湖草沙等生态要素,开展一体化保护与修复工作,已取得显著成效,成为展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的重要窗口。
“山水经行”团队为深入了解实际情况,采用了“大数据挖掘+田野调查”的创新研究方法。在大数据挖掘方面,团队精心筛选109个山水工程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构建全国尺度案例库。借助Python爬虫技术,广泛采集多渠道数据,涵盖政策文件、学术论文、媒体报道等。运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数据进行清洗、分析,通过BERT模型和LDA主题模型挖掘文本语义和主题,还将案例数据与GIS地理信息系统关联,实现区域治理热点的可视化呈现,为研究提供宏观视角的数据支持。
在田野调查中,团队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选取浙、赣、皖、豫、苏、黔6省21个山水工程项目。通过预调研优化调研方案后,借助问卷星发放线上问卷,累计完成973份问卷,经筛选得到916份有效问卷,有效率达94.13%。同时,采用分层抽样法,对不同项目地区的政府部门、企业和居民代表开展半结构化深度访谈,深入挖掘微观实践机制。
调研结果显示,山水工程在多个方面成效显著。生态层面,大规模的生态修复举措使得植被覆盖增加、空气质量改善、生物多样性提升,为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经济领域,生态修复推动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了生态关联产业的发展,旅游业收入占比显著提高,成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同时也带动了就业,增加了居民收入。在公众认知方面,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公众对“两山”理念的认同感不断增强,参与生态保护相关活动的意愿明显提升。
“山水经行”团队的研究成果为“两山”转化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支持和实践经验总结。未来,团队将继续深化研究,不断探索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为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发布时间:2025-04-14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