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与旅游学院寒假社会实践——渔歌启梦,共卫碧海清波

作者:黄继增 来源:湖北大学生网
随着寒假的到来,一支由曲园学子组成的实践队伍在日照集结,踏着晨曦出发,他们此行的目的地是位于万平口的一个渔家乐聚集村落,旨在探究渔家乐的发展与生态和谐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在海洋生态发展的大背景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队员们怀揣着对大海的敬畏与对渔家乐的好奇,在学校集合完毕。在简短的动员会议后,队员们乘坐大巴车,沿着蜿蜒的公路,向着目的地进发。车窗外的景色逐渐从城市的喧嚣过渡到乡村的宁静,大海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队员们的心也随之沉静下来,满心期待着即将开始的实践之旅。
抵达村落后,队员们受到了当地渔民的热情接待。他们首先参观了渔家乐的经营场所,从古朴的木船到装饰精美的庭院,每一处都透露着渔民们对生活的热爱与用心。在与渔民的交流中,队员们了解到,渔家乐的兴起与海洋生态改善密切相关。过去,由于过度捕捞和环境污染,海洋渔业资源几近枯竭,渔民们的生活也陷入困境。近年来,随着政府对海洋生态保护的重视,实施了一系列禁渔、治污等措施,海洋生态环境逐渐恢复,鱼虾等水生生物重新繁衍生息。渔民们抓住机遇,将传统的渔业生产与旅游业相结合,开办了渔家乐,为游客提供品尝海鲜、体验渔家生活等服务,不仅改善了自身的生活条件,也为海洋生态保护贡献了一份力量。
为了全面了解渔家乐的发展情况,队员们分组展开了深入调研。一组队员走访了多家渔家乐,与经营者面对面交流,询问他们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如市场竞争激烈、季节性客源不稳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同时,他们还关注了渔家乐在生态保护方面的具体举措,如采用环保材料装修、设置垃圾分类回收点、推广绿色餐饮等。另一组队员则深入游客群体,通过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的方式,收集游客对渔家乐的满意度评价以及对母亲河生态保护的建议。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游客对渔家乐的自然环境和渔家文化体验给予了高度评价,但也指出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如部分渔家乐存在过度开发、破坏自然景观的现象,以及游客在游玩过程中缺乏生态保护意识等。
在调研的基础上,队员们组织了一场研讨会。会上,队员们分享了调研成果,引发了热烈的讨论。队员们一致认为,渔家乐的发展必须以生态和谐为前提,要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合理规划旅游项目,避免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同时,要加强对游客的环保教育,提高他们的生态保护意识,让每一位游客都成为海洋生态保护的参与者。
此次社会实践不仅让队员们深入了解了渔家乐与海洋生态发展的紧密联系,也让他们深刻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将继续关注母亲河畔渔家乐的发展动态,为推动海洋生态与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渔家乐也将在生态和谐的旋律中,奏响更加动人的乐章,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典范
 
发布时间:2025-02-01 阅读: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社会实践队调研武汉市绿色驿站建设情
  • 旧盏添新火,文化谱新章
  • 风筝作为一项独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遗产,承载着悠久的历史传承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为了更全面地了解风筝的悠久历史和精湛工艺,2025年
  • 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