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大食物观,端好中国饭碗

作者:李丽 来源:实践
树立大食物观,端好中国饭碗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为进一步了解乡村振兴背景下大食物观对人们日常饮食的影响,2022年12月27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食”得初心实践队赴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蒙阴街道三教堂村调研实践。
(图为通讯员采访村民近些年来日常饮食变化状况)
改革春潮新面貌,腾飞经济富城乡。随着改革的深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改革进一步加快,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跃升。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粮食年产量从3亿吨跨越到超6亿吨,肉蛋奶果菜茶等农副产品种类增多,极大丰富了百姓的饮食,粮食安全得到保障。通过与村民交流我了解到,几十年前,村民们每顿饭只能吃馒头配咸菜或者各种粗粮;现在,村民们每顿每顿饭都有一大桌菜和肉可以吃。由此可见,老百姓的生活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
(图为通讯员采访村民圈养家畜种类)
树立大食物观,加快养殖业发展,丰富食物结构,助力粮食安全。通过进一步走访了解到,三教堂村以种植业为主,养殖业发展前景广阔。村民们以种植花生、地瓜、玉米为主;种植的经济作物比粮食作物多,果树种植占地面积最大,以桃树为主。与此同时,养殖业也逐渐发展起来。村民们圈养的牲畜种类繁多,有鸡、鸭、鹅、猪、牛、羊等,基本上每家每户都养鸡和羊。推动养殖业的不断发展,扩大牛羊肉和奶业生产,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有利于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从而助力粮食安全。
(图为通讯员采访村民对大食物观的了解情况)
树立大食物观,实现由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健康、吃得安全转变,保障粮食安全。在此次走访调研中,了解到当地的村民的平日饮食食物构成包含主食、猪肉、鸡蛋、水果、蔬菜等。他们经常购买肉类、水果、蔬菜等,逢年过节会购买一些水产品;通过圈养鸡、鸭、鹅等可以满足家庭对禽蛋的需求。人们从吃得饱,消费更多主粮,到吃得好,主粮消费减少、肉蛋奶等蛋白质丰富的食物消费增加,再到吃得健康,更加强调食品安全、食物多样化与膳食平衡。由此观之,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于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吃好,还要吃得健康,,营养需求日益多元、全面、均衡,营养均衡观念深入人心。从与村民们的交流中,我可以感受到饮食水平的提升大大提高了他们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发布时间:2023-01-11 责任编辑:李冰 点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