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助力百姓“吃得健康”2022年12月23-24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多途径开发食物来源。为深入了解现代设施农业发展现状,探讨大食物观背景下人们膳食结构的变化,2023年1月1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食”得初心实践队赴潍坊市寿光市田柳镇开展系列实践活动。
科技助力 农兴业旺
寿光市农梦家庭农场里是蔬菜大棚技术日趋完善,种植技术不断精进的地方,是农业发展较好较快的地区。经过采访与了解,这里的新式大棚一改过去老式大棚的落后,过去的大棚种植多属于个人承包,没有规范的技术,模式相对较小。在经过老式大棚的重建后,大棚种植规模更大,用药技术更加规范,因农药而出现的污染问题得到集中处理,一体化生产效果显著,技术问题不断规范。先进的技术水平对农业的现代化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直升机大面积喷药、自动式喷药、滴灌、机械式灌溉、卷帘机等现代化农业技术的使用不仅释放了劳动力,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更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寿光市蔬菜大棚的技术优化使寿光市蔬菜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着十分强的竞争力,寿光市也获得了“菜篮子”的称号,现代技术的应用对于推动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蔬菜瓜果种植技术的提升响应着大食物观的号召,多种多样的蔬菜瓜果不断丰富着百姓的饮食。
产业助推 均衡营养
在走访了当地的百姓们后,队员们发现人们饮食的变化可以说是非常大。蔬菜大棚的发展带动着经济水平的提高,更为人们的生活水平提供了保障。当地百姓描述道“20年前,过年能吃上一顿蒸白面馒头就很好了,吃顿肥肉都要抢,平时就是挖野菜吃。”而如今,大棚中种的蔬菜水果种类丰富,基本能实现自给。实践队员也了解到,村民们经常会去赶集,购买肉类,平时都会注重荤素搭配。有的村民说道,“孩子正是长个子的年纪,我每天都会给他喝牛奶补充蛋白质,肉类蔬菜也是经常搭配着吃,还有鱼虾什么的”百姓们的生活已经从过去吃煎饼配咸菜转变成了现在肉奶蛋菜均衡搭配,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日益提高。“老百姓的食物需求更加多样化了,食谱多样化,食物供应多样化,人类能以更加广阔的视角开发食物资源。”
图为实践队员采访当地农民
产业融合 持续发展
30多年来,寿光市成为从“一棵菜”走向“健康菜篮子”的蔬菜集散地,寿光市以蔬菜产业为龙头的农业发展呈现出持续向好的态势。为保障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寿光市政府通过推广水肥一体化,酵素技术等技术,严抓蔬菜质量安全问题。且根据当地牲畜饲养人员的描述,随着蔬菜产业的兴旺,对肥料的需求大大增加,因此,饲养猪羊鸡鸭这类牲畜的商户也不断增多,实现专买专卖,利用牲畜的粪便肥田,以粮供应牲畜生长。这样一来,更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实现向国土要食物,推动食物供给由单一生产向多元供给转变。
当今中国处于世界未有之大变局中,我国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等各类食物的有效供给显得十分重要。百姓食物需求多样化,注重膳食搭配,从“吃得饱”到“吃得好”再到“吃得健康”正是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的体现,也是树立大食物观的意义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