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班会为学生规划人生导航
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所谭可
高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对未来充满的憧憬和向往。在这个时期,迫切需要成人给予指导和帮助,引导学生更加客观、全面地看待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形成自我规划的理念,开始思考学习与成就未来美好人生的关系。主题班会是实施高中人生规划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主题班会是围绕一个特定的主题而召开的班级会议,是学生自己组织、设计、全班同学共同参加的一种集体教育活动,是一种受学生欢迎,操作性强,实际效果好的教育途径。通过主题班会活动,开展人生规划教育,是学校常常采用的一种教育方式,学生在同伴帮助、教育和激励下,开始理性的分析自己,了解自己,评价自己,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潜力,初步明确自己的未来职业选择,以便为自己未来职业选择做好充分的学业和思想准备。
一、利用主题班会开展人生规划教育的现实意义
主题班会作为班级管理的重要形式,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规范自我行为,激发学习兴趣,增强班级凝聚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利用主题班会,开展人生规划教育是课程改革背景下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必不可少的手段和方式。具体说来,利用主题班会开展人生规划主题班会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现实意义。
(一)能够帮助学生客观认识自己,确立正确的学习目标
通过教师事先精心设计的有关人生规划主题的班会活动,引导学生了解社会上各种各样的职业生活,以及这种职业生活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根据各种职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帮助学生较为理性和客观地分析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初步确定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进而根据自己的职业方向,来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选修课程,顺利完成高中教育。
(=)能够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兴趣和动力
主题班会一般通过学生讨论、辩论或表演的方式进行,在班会上学生可以模仿各种各样的职业生活,描述自己所崇拜的成功职业偶像,分析成功人士身上的优秀习惯以及良好的素养,激励学生更好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他们在高中阶段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进而有效地调动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内在动力。
(三)能够提高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增加社会责任感
开展人生规划教育离不开对现实社会职业生活的分析,在分析现实社会生活47
的过程中,就自觉不自觉地把现实的职业生活引入到了学生生活之中,让学生在了解形形色色职业生活的同时,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与未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责任感都会不断增加。
二、利用主题班会实施人生规划教育的几个关键环节
1.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科学确定具体可操作的班会主题
主题班会一般由四十分钟一节课组成,在一节课中间,设计过于抽象或含糊的教育主题,一般达不到教育的效果,反而易于引起学生的反感,因此,围绕人生规划教育的内容,科学设计具体而可操作的班会主题,则显得尤为重要。鲜明的班会主题是统领班会活动的灵魂,影响着活动内容的确定和活动形式的选择。
人生规划教育具有极为丰富的教育内容,包括职业分析、学业指导和人生规划等不同教育内容,需要教师针对每个年级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以及学习能力能力现状,科学确定班会教育主题。一般而言,班会主题确定需要在师生反复讨论、反复调查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班会主题应该配合完成教育目标,要针对不同年级、不同认知程度、不同特点来安排。比如,高一年度目标为了解自我,着眼于发掘学生的自我意识和兴趣。可以围绕“迈好青春第一步’’来设计不同的班会教育主题,让学生对即将开始的新的高一生活进行思考,初步培养学生对自己三年高中学习生活的计划意识。高二年度目标为了解现实,着眼于让学生面对现实,了解社会需要和自我能力之间的关系。可以围绕文理课分班“怎样选择未来人生目标和职业”等内容设计班会教育主题,使学生把自己的兴趣爱好与学业以及未来职业相结合。通过对文理科的选择激发学生对未来职业的思考和理性的选择。高三年度目标是让学生把自我需要和现实需要结合起来,直接有益于志愿的填报。可以围绕高考“直面竞争,挑战人生’’等内容来设计班会主题,对学生进行迎接社会竞争的教育,培养学生迎接人生的挑战的勇气和信心,引导学生一步步去逼近自己的人生目标。
总之,利用主题班会开展人生规划教育,能够达到促进学生更客观、更符合实际地制定自己的学期规划和人生规划的目的,也能够使学生更加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明确自己的目标和努力方向,使自己的学业规划和人生规划紧密联系,把自己的前途和社会的发展联系起来。
2.围绕人生规划教育主题,精心设计班会活动
一节成功的主题班会,主要取决班会活动的设计。教师在根据人生规划教育内容,选择了合适的教育主题以后,需要做的一项主要工作就是精心设计班会活动,班会活动是人生规划教育的载体。因此,从班会开始到结束的每一个细节,在开会前都要做好精心的设计和周密安排。人生规划主题班会活动的设计,一定要有学生的参与,要充分发挥学生在活动设计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设计出学
生喜闻乐见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潜移默化受到人生规划教育,切忌纯粹成人说教式的人生规划教育,是永远也达不到教育的目的的。
那么怎样精心设计班会活动呢?这需要教师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做深入的调查和研究。活动自然要追求丰富多彩,但也不能在一节课上吹、拉、弹、唱一起上,把班会开成联欢会,偏离人生规划教育的主题思想。班会的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既可以呈递进的,也可以是并列的,但是必须指向一个目标,那就通过人生规划主题班会使学生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培养学生规划人生的意识和能力。
2009年11月11日,在海淀区高中人生规划教育现场会上,北方交大附中高二・九班展示了一节题为《人生・规划・幸福》的主题班会。特别邀请了全国著名心理专家宗春山老师参与。高二・九班班主任、学校心理教师和部分同学家长参加。班会上,宗春山老师为同学们讲述了《兰花的故事》、播放了《阿甘》影片片断,通过这些故事告诉同学们“人是未完全的动物,人需要后期发展和提升"、“人是目标性动物,人需要在目标中寻找价值和意义”、“职业不是幸福的目的,而是幸福的工具"等人生道理,学校心理老师也为同学们演示了放牛娃的故事。这堂班会通过故事讲述、播放影视片段、师生互动、心理导航等环节,环环紧扣,紧紧围绕人生理想和怎样实现理想的途径展开。使师生共同经历的一段难忘的体验,这种体验引发了同学们对于自己未来、自己职业生涯的思考。在兴奋、激动、思考中,高二・九班同学们初步理解了人生规划、职业规划的目的和意义,明确了人生规划与人生幸福的关系。制订自己的人生规划、寻找自己的职业目标的意识,在同学们心中明晰起来。
3.随时进行人生规划教育活动的效果反思与评价
主题班会一般是由学生为主体来组织实施的。在主题班会的进行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随时注意调节过程的实施,及时进行效果的反思和评价。人生规划主题班会总结评价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可以组织学生对班会活动进行小组讨论、发表自己的收获和感想,也可以请参会领导、专家或者班主任即席总结,还可以请家长参与评说。总结评价应遵循真实客观的原则,既要肯定学生在活动前期准备和活动中做出的努力,也要指出班会活动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客观优质的评价有利于凝炼班会思想,提升学生的认识,引发学生进一步的思考,为下一次班会的召开提供良好的对策和方法,达到优良的人生规划教育效果。
三、利用主题班会开展人生规划教育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利用主题班会开展人生规划教育,需要从主题选择、活动设计和效果评价等三个方面来评价。要设计一次科学有效的人生规划教育主题班会,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49
第一、人生规划主题班会要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开好人生规划主题班会的前提和保证。现在高中学生具有初步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追求个性和创新,并且具有一定判断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在召开人生规划主题班会时,既要注意内容的稳定和连续,又要注意形式与方法的新颖,力争做到二者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气氛中潜移默化地受教育。
第二、人生规划主题班会要从高中学生学习生活的现实出发
班会主题的选择和确立,要从班级的实际中来,这里的实际,既包括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又包括学生的学习情况。班会的主题最好选用学生们关心和感兴趣的话题和内容。比如面临高二文理分班,我们可以策划《人生的十字路口》一一我的选择我做主为主题的班会。所以,是否从班级学生的实际出发,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是关系人生规划主题班会成功与否的基础。
第三、人生规划教育主题班会的内容要有系统性和整体性
开展人生规划教育不是一次两次活动就可以看出效果的,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规划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要从教育系统性和整体性等方面来考虑,确定人生规划教育的阶段目标和长期目标。围绕人生规划教育的目标系统地设计班会主题,使各个相对独立的主题班会和教育目标形成有机整体,既考虑到人生规划目标的一贯性和完整性,又注意到人生规划内容的渐进性和层次性,并通过系列化的主题班会开展教育,不断提高学生自我规划能力。
总之,利用主题班会开展人生规划教育,是高中阶段实施人生规划教育的主要方式之一。这对于帮助学生科学制定人生目标和学业规划,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够使学生自觉地将自己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与个人的长远人生规划联系起来,帮助学生高效率地完成高中阶段的学习任务,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素质和能力基础。
时间:2022-03-17 作者:湖北大学生网 来源:湖北大学生网 关注: